隨著酷夏的到來,氣溫逐漸升高,車輛自燃的事故也越來越多,據專家介紹,汽車自燃事故主要發生在每年的5月至9月,其中,接近八成的汽車自燃發生在行駛途中。近期,全國各地屢屢發生汽車自燃火災,其中一部分還造成了人員的大量傷亡,汽車火災的安全防范及撲救成為了當前亟需解決的焦點難題。下面是近期的一些汽車火災案例:
火災現場一:
2010年7月4日23時16分許,無錫市內環高架惠山隧道由南向北隧道中段,無錫市某公司一夜班接送車突然起火,經初步排查,車上乘員共45人,其中24人當場死亡,19人不同程度受傷。
(無錫惠山隧道客車起火事故現場)
火災現場二:
2010年7月6日上午8時30分許,華威橋南50米處,一輛公交車突發大火。
火災現場三:
2010年6月30日中午,青島至廣州的T162次列車在行駛至膠濟鐵路356公里處時火車頭突然起火。
火災現場四:
2010年7月1日下午5時許,武昌珞獅南路與南湖大道交會處十字路口前,一輛省客集團的巴士突然起火。好在司機發現及時,并組織車上乘客及時逃生,雖然車被焚毀,好在無人受傷。
事發時,巴士車頭被火焰包圍,車內黑煙滾滾,車窗不時有火苗沖出。此時,路口值勤的一名交警跑來,招呼路過司機幫忙救火。眾人用掉了十多個滅火器,火勢仍未受到控制,繼而將整車吞噬。隨后,消防車呼嘯而至。5分鐘后,火被撲滅,但巴士已面目全非。
■案例分析及解決方案:
從以上案例可以看出車輛火災如果沒有及時有效處理,就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對于車輛火災的處理,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 首先看能否快速有效滅火;
2、 在滅火的同時,人員的快速安全撤離;
3、
車輛發生火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常見的是車輛電路、油路故障,或輪胎摩擦起熱,引起的車體起火(稱為:車廂外部起火),另一種是車廂內可燃物起火(成為:車廂內部起火)。根據以往火災事故調查,火災中的傷亡事故大多是由于煙氣窒息所造成的,在火災中能及時有效的降解煙霧和毒氣就能程度的保障人員安全撤離,減少人員傷亡比例。
無論車廂內部或外部火災,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是理想的一種滅火方式。
高壓細水霧滅火技術,即以水為滅火劑,可以廣泛用來撲滅電氣火、油類火、天然氣等各種火災,不但滅火效率高,而且對人員沒有傷害。其特點是能降解煙霧和毒氣,屏蔽熱輻射,這一點對車輛著火后人員的安全逃生和快速疏散是至關重要的。目前,細水霧滅火技術以10MPa左右的高壓細水霧消防產品應用,不僅有各種輕便的細水霧消防裝置,而且高壓細水霧固定管網系統也在許多領域都有應用。對于車廂外部火災,借助于隨車攜帶的細水霧滅火器材來自救,具有耗水量少、滅火效率高、對人無影響等特點。
在各類交通隧道的消防保護中,高壓細水霧技術滅火效率高;用水量少(對隧道內的儲水和排水的要求大大降低);管道口徑細(一般不超過DN40,不占空間,施工簡便);維護簡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使其比噴淋和泡沫系統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細水霧滅火車輛火 滅火時間:20秒